亳菊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頭狀花序,朵大、色白,主產安徽省亳州市。亳菊是《中國藥典》冠以“亳”字的道地藥材,與 滁菊、貢菊、杭菊一道并稱四大藥用菊花。
亳菊具有散風清熱,平肝明目,清熱解毒等功能。用于風熱感冒,頭痛眩暈,目赤腫痛,眼目昏花,瘡癰腫毒。人們常用此做藥枕,亦健身避穢。
《中華大辭典》載:“白菊產安徽亳州,稱亳菊,品質最佳”?!吨兴幹尽?、《中華本草》稱亳菊花在藥菊中品質最佳。
亳菊栽培歷史悠久,淮河以北的藥用菊花均與亳菊有親緣關系。1760年《百草鏡》有“亳州產有白色菊花”的記載;山東的濟菊,是在清朝時引自亳州;據1936年趙橘黃先生所著的《祁州藥志》介紹,祁菊移自亳菊的產地。
歷代文人皆有贊亳州詩句,宋代文壇領袖歐陽修【戲書示黎教授】“古郡誰云亳陋邦,我來仍值歲豐穰。烏銜棗實園林熟,蜂采檜花村落香…若無穎水肥魚蟹,終老仙鄉作醉鄉”;宋·梅堯臣【送李密學赴亳州】“倦輸關內粟,隨請潁州府。治績最可稱,士民將以蘇。譙郡君命重,苦縣祖風殊…”?!跋舌l”、“譙郡”、“苦縣”即指亳州。多年來,亳州因藥材而聞名,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藥材之鄉。
1. 土壤地貌情況:亳州市位黃淮平原南端,與河南省周口、商丘市接壤,與省內淮北、宿州、蚌埠、淮南、阜陽等地市相鄰,地勢總體平坦,西北高、向東南微傾斜,地面標.高42.5米~21.8米。市內主要河流渦河兩側大部分區域于全新世(1.5萬年前至今)晚期受黃河泛濫最新沉積,成因形態為沖積平原。境內主要土壤為砂礓黑土(淤黑土)、兩合土和潮土。土壤養分狀有機質中等偏上、全氮中等偏低,磷中等、鉀中等偏高。土壤pH值6.4~6.7 ,土壤有機質
平均含量10~20克/公斤、全氮含量1.00~1.50克/公斤、速效磷12.00~18.30毫克/公斤、速效鉀125.00~180.00毫克/公斤。亳州土質肥沃、排水性能好、偏酸性,適宜于亳菊生長。
2.水文情況:亳州市境內主要有渦河、包河、西淝河等,屬淮河水系;其中渦河為主要河道,流域面積4135平方公里,雨量集中。年降水量600毫米~900毫米,6~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%左右。徑流深60毫米~150毫米。
3.氣候情況:亳州地處暖溫帶南緣,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區,有明顯的過渡性特征。主要表現為季風明顯,光照充足,雨量適中,無霜期長,四季分明,春暖多變,夏雨集中,秋高氣爽,冬季干燥。冬夏長春秋短,夏季110天左右,冬季長達3個月以上。年平均氣溫14.9℃,年平均降水量831.3毫米,無霜期213天左右,年平均日照時數2184.8小時。適宜于亳菊生長。
亳菊主要生長在素有“中華藥都”之稱的安徽省亳州市沿渦河流域,是被《中國藥典》收錄的亳芍、亳菊、亳桑皮、亳花粉四味中藥材之一。亳州居安徽省西北部,屬黃淮平原,居黃河、淮河兩大流域之間,淮河主要支流之一渦河橫穿全境。亳菊地域保護范圍為:亳州市譙城區、渦陽縣沿渦河流域共15個鄉鎮(十八里鎮、魏崗鎮、古井鎮、華佗鎮、五馬鎮、譙東鎮、觀堂鎮、沙土鎮、十河鎮、雙溝鎮、趙橋鄉、十九里鎮、大楊鎮、城父鎮、義門鎮)。地域坐標為:北緯33°35′-34°04′、東經115°32′-116°06′,東到渦陽縣義門鎮,西到譙城區魏崗鎮,南到譙城區雙溝鎮,北到譙城區古井鎮,南北長53公里,東西寬38公里。地域保護面積:1.46萬公頃。
1. 外在感官特征:亳菊為頭狀花序,疏松,黃色?;ㄐ蛑睆?.5cm~3cm,總苞片3層~4層。舌狀花白色或微黃色,8層~12層,每花序由舌狀花200朵左右。管狀花少,花基部有膜質鱗片。
2. 內在品質指標:亳菊氣味清香,味甘、微苦。含綠原酸(C16H18O9 )不少于0.20%,含木犀草苷(C21H20O11)不少于0.080%,含3,5-0-二咖啡?;鼘幩幔–25H24O12)不少于0.70%。本品具有散風清熱,平肝明目,清熱解毒等功能。用于風熱感冒,頭痛眩暈,目赤腫痛,眼目昏花,瘡癰腫毒。
3.安全要求:亳菊嚴格按照以下標準執行:亳菊產地環境符合NY5120《無公害食品 飲用菊花產地環境條件》要求;亳菊產品質量符合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》(2010版一部)要求和NY 5119《無公害食品 飲用菊花》。包裝材料符合GB11680食品包裝用原紙衛生標準。成品包裝足量不超過允許誤差要求,包裝材料要保證清潔、衛生、無毒無害、無異味。包裝袋(罐)應密封牢固,不混淆物料。
4.儲存:亳菊宜密封貯藏,貯藏室濕度控制在65%以下。
成品必須存放在通風、干燥無串味的陰涼庫中(0℃~20℃)。做到防鼠、防蟲,不與有毒有害、腐爛變質的物品同庫存放。
1. 亳菊形態特征:亳菊為多年生草本,高70cm~90cm.徑直立,多分枝,被白色絨毛。葉淡綠色,卵狀三角形,葉羽狀裂,葉緣具鈍鋸齒,兩面均被白色絨毛,背面較密。頭狀花序著生枝上部,疏散排列呈傘房狀?;ㄐ蛑睆?.5cm~3cm,總苞片3層~4層。舌狀花白色或微黃色,雌性,位于外圍;管狀花少,兩性,黃色,位于中央,為舌狀花所隱藏。
2. 生長習性:亳菊對氣候的適應性較強,喜溫暖環境,最適宜的生長溫度是20℃左右。耐寒冷,地下根莖耐-10℃極限低溫。稍耐旱,怕水澇?;ㄆ谶^于干旱,影響開花。土壤濕度過大,易爛根。在氣候溫和、濕潤、陽光充足的環境下生長良好。對土壤要求不嚴,但不宜連作,連作種性退化嚴重,產量低。冬季地上部枯萎,以根莖在土中越冬。第二年春季隨氣溫逐漸升高,萌芽出土,生長較快,至4月中旬,新枝成叢,高度可達20~30cm。9月下旬孕蕾,10月中下旬開始開花,開花期可延續1個月左右。
3. 栽培技術
3.1育苗
3.1.1育苗地選擇:選擇地勢較平坦,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壤
土或壤土,深翻,整平,做畦。畦寬100cm~120cm、高15cm~20cm,溝寬30cm。
3.1.2母株選擇與處理:選擇健壯、無病蟲、具有亳菊典型性狀的單株留作母株,埋土越冬,供早春繁殖。
3.1.3繁殖方法:分為扦插和分株兩種方法,以扦插為宜。早春扦插,定植前10d~15d停止扦插。根據需要進行2-3次扦插。選用健壯、無病蟲枝條,剪成有3片-5片葉節,長10cm左右的小段。插條入土端用100ppm濃度的ABT生根水浸泡10min;扦插行距10cm~15cm、株距6cm~7cm插于畦上,壓實澆水。保持畦土濕潤,注意病蟲害防治與除草松土,15d左右生根,植株健壯、無病蟲,根系發達,苗高10cm~15cm的菊苗可用于直接定植或作為繁殖材料。分株繁殖是以母株根蘗苗直接定植。
3.3.2 種植技術
3.3.2.1整地:春季整地,每667平方米施2000kg~2500kg經無害化處理的有機肥,深翻25cm左右,精細平整作畦,畦高20cm~25cm,畦寬70cm~80cm,溝寬30cm。
3.3.2.2密度:按行距40cm~50cm,株距40cm~50cm,雙行種植,每穴1~2株。
3.3.2.3定植:定植最佳時間是4月中下旬,不宜過遲。選擇陰天或晴天傍晚,移栽時需澆透定根水。
3.3.3 田間管理
3.3.3.1摘心打頂:共2次~3次,第一次在定植后20d~25d,當植株長到20cm高時在離地15cm左右摘心;第二次約6月中旬,枝條保留10cm~15cm打頂;第三次只是在后期長勢過旺時才需要。摘心打頂必須在7月底前完成,每次摘心打頂均需選擇晴天進行,摘下的頂芽全部帶出菊花地銷毀。
3.3.3.2中耕除草:緩苗后要及時中耕除草。全年3-5次,第一、二次鋤草宜淺不宜深,以后各次宜深不宜淺。后期除草時要培土壅根,保護根系防倒伏。菊花封行后停止中耕除草。
3.3.3.3 水分管理:雨季注意清溝瀝水,防止受澇爛根;夏秋季節干旱時,要及時澆水抗旱;孕蕾期不能缺水,灌溉用水應符合GB5084
的水質要求。
3.3.3.4.肥料管理:肥料的使用要符合NY/T496-2002標準。結合整地時施入,每667平方米施用經無害化處理的有機肥2000kg~2500kg或餅肥100kg;5月~7月份,分2次施尿素,第一次菊花栽種活苗后進行,第二次結合摘頂后進行;8月底至9月初菊花孕蕾時每667平方米施氮、磷、鉀復合肥50kg;10月現蕾時以磷、鉀為主施一次葉面肥。
3.3.3.5 病蟲害防治 以防為主,綜合防治,優先采用農業防治、物理防治、生物防治,輔以必要的化學防治。
農業防治 選用健壯植株,培育健壯菊苗;實行輪作,加強土、肥、水管理;保持田間清潔衛生,及時清除田間雜草、病殘體、前茬宿根和枝葉;秋冬深翻凍垡。
物理防治 利用害蟲的趨避性,使用燈光、色板、性激素等誘殺;人工捕殺;繁苗時采用防蟲網隔離。
生物防治 保護和利用菊地中的瓢蟲、蜘蛛、草蛉、寄生蜂等有益生物;使用生物源農藥。
化學防治 農藥的使用遵照GB/T8321執行。主要病、蟲害及化學防治參照附錄A、附錄B。
3.4 收獲加工
3.4.1采收:10月中下旬,植株上大多數頭狀花序盛開,花瓣平直,花心散開60%~70%時陸續采摘,如遇早霜應提前采收。采收要選擇晴天露水干后,不采露水花和雨水花。
3.4.2采收要求:采花時注意保持花形完整,剔除泥花、蟲花、病花,不夾帶雜物;采用清潔、通風的竹編、筐簍容器等盛裝鮮花;采收后及時干燥處理。
3.4.3產品質量:合格品為花色白或微黃,無枝桿,無碎葉,無蟲蛀,無霉變。佳品為花序完整,不散瓣,色鮮,質柔,氣味清香。加工干制后的產成品質量符合NY5119—2002《無公害食品菊花飲用標準》。
3.5 干制加工 ??
3.5.1基本要求
3.5.1.1加工場所應寬敞、干凈、無污染源,加工期間不應存放
其他雜物,要有阻止家禽、家畜及寵物出入加工場所的設施。
3.5.1.2 允許使用竹子、藤條、無異味木材等天然材料和不銹鋼、鐵制材料,食品級塑料制成的器具和工具,所有器具應清洗干凈后使用。塑料器具不能在烘制加工時使用。
3.5.1.3 加工人員應身體健康,保持清潔和衛生,并掌握加工技術和操作技能。
3.5.1.4 加工過程中應保持菊花不直接與地面接觸。
3.5.1.5 加工干制應采用天然、機械等物理方法,不得在加工過程中添加化學添加劑,不得用硫磺薰制。
3.5.2 加工方法:采用陰干等方式。
1.符合下列條件的單位和個人,可以向登記證書持有人申請使
用農產品地理標志:
1.1生產經營的農產品產自登記確定的地域范圍;
1.2已取得登記農產品相關的生產經營資質;
1 3能夠嚴格按照規定的質量技術規范組織開展生產經營活動;
1.4具有地理標志農產品市場開發經營能力。
2. 農產品地理標志使用人享有以下權利:
2.1可以在產品及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志(亳菊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等);
2.2可以使用登記的農產品地理標志,進行宣傳和參加展覽、展示和展銷。
3.農產品地理標識使用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:
3.1 自覺接受登記證書持有人的監督檢查;
3.2 保證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品質和信譽;
3.3 正確規范地使用農產品地理標志;
3.4地理標志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,應當建立質量控制追溯體系,農產品地理標志持有人和標志使用人,對地理標志產品的質量和信譽負責;
3.5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、冒用農產品地理標志和登記證書;
3.6鼓勵單位和個人對農產品地理標志進行社會監督。
- 中文名
- 亳菊
- 產地名稱
- 安徽省亳州市
- 品質特點
- 散風清熱、平肝明目、清熱解毒
- 地理標志
- 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
- 批準文號
- 國家農業部公告第2136號
- 批準時間
- 2014年7月28日
亳菊產品特點
亳菊感官特征
亳菊品質指標
亳菊產地環境
亳菊土壤地貌
亳菊水文情況
亳菊氣候情況
亳菊歷史淵源
亳菊生產情況
亳菊產品榮譽
亳菊地理標志
亳菊地域保護范圍
亳菊質量技術要求
-
特定生產方式
-
質量安全規定